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
本站 2022-3-11 10:32:23
公路工程建設標準化勢在必行,而勘察設計則是工程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文章主要對勘察設計標準化的意義及公路工程標準化建設中的新理念進行闡述,并結合現狀對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的發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公路橋涵;勘察設計;標準化
1 勘察設計標準化的意義及發展現狀
1.1 公勘察設計標準化定義
勘察設計標準化就是在符合國家勘察設計規范的基礎上,把所積累的技術、經驗通過文件的方式加以總結,對技術上較為成熟、經濟上合理、重復使用的物體的設計方法、方案、材料、幾何尺寸等主要內容按照制度化的標準進行的統一規定,將勘察設計規范中模糊的概念具體化,范圍性的規定精確化,是對勘察設計規范的再提煉,是多年來勘察設計經驗的沉淀與升華。
1.2 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的意義
勘察設計是工程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是工程建設的靈魂。好的工程離不開好的設計,要做好公路建設的標準化工作,離不開勘察設計的支持。因此,在全面推行公路工程施工標準化的同時,也需對勘察設計標準化進行研究和推廣。在勘察設計中推行標準化,對技術上成熟、常用的結構型式、重復使用的設計圖紙進行規范和統一,可以避免設計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減少設計中的差、錯、漏、碰現象。同時,也能通過增加設備、材料的重復使用次數,減少浪費、節約資源,達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質量的目的。
1.3 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現狀
自交通部提出開展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活動以來,全國各省市交通部門以此項活動為契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大力推進高速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進程,并已初有成果。以河北省為例,由河北省交通廳印發的《河北省高速公路勘測設計標準化指南》于2013年8月出版,標志著河北省高速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進入制度化階段!吨改稀芬院颖笔《嗄陙砜辈煸O計經驗為基礎,以解決公路勘測設計中常出現的問題為目的,結合河北省實際,固化成熟技術,優化標準參數,細化技術要求,強化安全儲備,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為河北省全面推進各等級公路工程勘察設計標準化指引了方向。
2 設計標準化與設計新理念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的統一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公路工程的建設中一些新理念的出現是必然的。這些新理念給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提供了新思路,對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的實施具有指導作用。同時,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的推進也給這些新理念在實際中的應用提供了機會,并在標準化的實踐中檢驗這些理念的正確性。
2.1 全壽命周期成本理念
樹立全壽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就是要從項目生命周期全過程去看待成本,既要注重項目初期的建設陳本,也要注重后期的維修和養護成本。例如,新型預制裝配式涵洞實行標準化設計與施工,可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降低工程投資、提高勞動效率,同時標準化預制構件在項目后期維修、養護中也能有效降低成本。此類新型預制結構的標準化設計符合交通運輸部推進施工標準化、推行現代工程管理新理念的要求,是全壽命周期成本理念在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中的應用,為相關設計單位提供一定的參考和思路。
2.2 保護資源與遠期規劃
我國土地資源稀缺,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土地壓力十分巨大。在公路勘察設計過程中應始終樹立保護耕地的理念。如:路線縱斷應在滿足規范、防洪、凈空等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路基高度,有條件時宜采用低路堤和淺路塹方案,在占地指標、經濟技術相當的情況下,優先考慮被交路上跨方案,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做到耕地保護的最大化。在選擇設計方案時,還應考慮項目當地遠期規劃,在保證全線技術指標均衡的前提下可選用較高的平面指標,為遠期道路提升等級預留建設條件,避免因線行上的問題造成全線拆除重修,浪費資源。
2.3 綠色交通、生態交通
路線選擇應盡量避開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大型水庫等環境敏感點。保護古建筑、古墓、名木古樹,并在設計中落實各項環保措施。在項目設計上,按照生態學的原則進行環保設計,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態效應,恢復生態平衡。在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項目上,進行專項環保設計,其主體設計根據地形、地質和環保選線的原則,采用合適的技術指標,路線平、縱、橫組合均衡,與自然環境匹配。如:特殊風光路段設置景觀高架橋,使高速公路與景區融為一體;重視橋隧構造物外觀設計,在城市邊緣或有景觀要求的地方,設置造型輕巧、結構美觀的橋梁;充分體現人性化設計,體現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互通立交、路基邊坡按園林化、小品化的方式設計,盡量使用當地土生植物綠化。大力推行“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游”的綠色通道理念。
3 公路勘察設計標準化的發展方向
現階段各省市都將公路工程標準化的焦點放在了技術標準上,卻沒有意識到圖表質量、GPS-RTK技術、電子文件歸檔的標準化在公路工程勘察設計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1 圖表質量標準化
圖面質量并不只是表面功夫,它一方面能顯示出設計者的專業素養、精神面貌以及工作態度,另一方面也對讀圖者更好、更快地讀懂圖紙內容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由于缺乏相應的行業規范,公路設計圖表存在著圖紙線框、線形線寬、字體字形、尺寸標注、工程計量單位等不統一的問題。這些數據屬性的標準化不僅有利于提高制圖效率,而且利于公路設計系統間的數據、文件共享,對利用公路設計文件進行安全性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也將提供便利。
3.2 坐標系統標準化
隨著GPS衛星定位技術的不斷成熟,RTK實時動態定位法的出現,使得野外實時測量精度達到厘米級別,已經作為快速采集數據與定位的有效工具大量應用于道路勘察中。坐標系統是GPS-RTK作業的基礎。目前我國常用的坐標系有:54北京坐標系、80西安坐標系、2000國家坐標系。由于沒有統一的規范,測量單位通常自行選擇坐標系統,或者自行定義參數建立地方坐標系,使得同一個地區不同項目的坐標混亂,甚至同一項目不同標段的坐標系不統一,給項目間的銜接工作造成麻煩。在符合GPS-RTK作業基本條件的區域范圍內,標準化坐標系統,統一埋設基準坐標點,建立標準化永久基站,并將其應用到公路、水利、電力等項目中,將為區域建設的總體設計和遠期規劃提供有力保證。
3.3 電子文件歸檔標準化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迅猛發展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日益普及和深化,公路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出圖、出表率幾乎100%,貫穿于公路勘察設計階段的計算機數據文件的數量大、內容廣、結構復雜。與計算機技術在公路設計中的廣泛應用相比,公路工程設計文件的編制、歸檔還停留在紙介質上。逐年增加的大量圖紙不僅給設計資料的儲存帶來巨大壓力,還將使資料檢索效率越來越低。
在不遠的將來,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是必然趨勢,勘察設計資料數字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如果沒有統一的電子設計文件歸檔標準,將不利于電子設計文件的交流,也制約了計算機技術在公路工程設計領域內的進一步發展。建立完善的計算機檔案管理系統,制定統一的電子文件歸檔標準化規范,是未來國內工程管理的需要,也是與國際工程管理接軌必由之路。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